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关心关爱
关于“五老”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活动调研报告

------五大连池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按照省市关工委关于开展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五老”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困儿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大连池市现有10个乡镇8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小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24在校生13953人。其中小学13所,在校生6803人,初7所,在校生4300人,高中3所,在校生2565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85人。现有留守儿童1311其中困境留守儿童8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7%全市农村现有“五老”919参与关爱保护留守儿童601人,占五老总数的65%,帮助留守困境儿童的“五老”101人。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他们的子女留在家乡读书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当中一部分是留困境儿童近两年来全市留守儿童数量仍是居高不下留守儿童常年没有父母的关爱和保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一定不良影响,缺少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的童年,是残缺的并潜伏着种种危险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监护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失衡学习亲情失缺、监护失控、安全失保问题。这不仅带来了家庭的不和谐也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近年来。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越来越引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越来越引起各级关工组织的重视。自2017年以来,我们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关爱帮扶服务救助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关爱保护困境留守儿童的层面上。充分发挥了关工组织和“五老”在开展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困难有助、安全有保、亲情有护,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的做法和采取的措施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目标。

留守儿童是在农村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关工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们每年都进行安排部署抓好此项工作。但是,近两年在我们的关工组织和“五老”中出现了一些思想倾向:一是普遍认为上有党委重视、部门主管,各个单位有任务,村和学校抓一下就行了,关工组织只是配合,可抓可不抓。二是认为留守儿童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务工收入增多,多数已经摆脱了贫困走向致富道路,关爱救助那是过去的事,可做可不做。三是关爱救助这些年仍有需要救助的,认为这部分留守儿童是“老大难”、“硬骨头”,关工组织没有经济实力,滋长了畏难的情绪。市关工委对出现的思想倾向,及时召开基层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会议,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传达上级关于开展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明确市委、政府对关爱保护困境留守儿童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并开展座谈讨论和调查研究。现在,在各乡镇关工组织和参与关爱保护的“五老”中,基本上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任务更重、目标更高,认识到留守儿童工作将是今后关心下一代长时期的重点工作,要继续努力,争取做的更有成效。

二、开展调研,掌握困境留守儿童现状

为开展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一步全面掌握困境留守儿童现状,自2017年以来,关工委组织普遍开展两次调研活动,为时20多天。一些调研成果在开展工作中得以应用。通过调研并基本掌握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困境儿童的数字、分布情况和各乡镇关工委协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从关爱、救助、保护三个层面的基本情况。

困境留守儿童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学、就医等困难的儿童。家庭贫困的标准是最低生活保障和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这种类型的留守困境儿童74人,占留守困境儿童的84%。第二种类型: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这种类型的留守困境儿童总数14人,占留守困境儿童的16%。第三种类型: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这种类型的儿童目前没有。调研期间,市、乡镇关工委还会同民政等部门了解掌握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情况,使我们掌握的留守儿童情况基本清晰。

三、强化队伍,构建关爱工作网络。

全市各级关工组织分别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2017年以来,我们对基层关工组织先后进行了2次调研。市关工委协调乡镇、街道党委及时调整充实因工作变动、荣退等原因空缺的龙镇、团结、街道等4名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各基层关工委调整充实村屯、社区、学校关工小组常务副组长29人。为适应开展关爱保护困境留守儿童工作的需要,对“五老”队伍全面进行了调整。基层关工组织建立“五老”关爱团129个,参加关爱团的“五老”438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党政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救助、保护留守儿童工作,多数的市直单位建立了关爱组织,并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了关爱活动。全市已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网络,为开展活动、推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真诚施爱,温暖困境留守儿童心灵。

在开展关爱保护困境留守儿童活动中,组织动员广大“五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布局,在全市实行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包村单位“四位一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模式。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确定一名乡村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关工小组“五老”人员,学校教师为关爱、帮扶、救助、保护留守儿童的帮扶人。一年来,全市关爱、救助、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现仍正处于困境范围的留守儿童。对全市困境留守儿童全部落实了“四位一体”包扶人,每名留守儿童都有一名关工组织成员“五老”人员和学校教师包扶,并全部与留守困境儿童结成包扶对子。一年来基层关工组织和“五老”为留守困境儿童捐助资金15.25万元,捐助衣物1600余件,帮教有不良行为的困境留守儿童3人,转化率100%。

关工组织和“五老”在关爱救助、保护困境留守儿童活动中发挥了自身优势和作用。2016年,太平乡关工委组织28名“五老”与全乡22名留守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对赵子悦、姜姗等困境儿童进行关爱、帮扶,做到了关心到位、爱心到位、诚心到位、精心到位。2017年底全乡已没有困境留守儿童。新发镇明德学校3名女教师成立“爱心妈妈辅导站”对全校5名留守困境儿童和21名贫困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安全保护等进行全方位关爱。使留守困境儿童深切的感受到“爱心妈妈”就像自己亲生妈妈一样关怀和温暖。朝阳乡现有42名留守儿童,其中有困境留守儿童7名,几年来,“四位一体”包扶人和关工组织“五老”为困境留守儿童落实帮扶资金6140元,春节期间为留守儿童家庭送去大米、白面,春耕期间帮助困境留守儿童家庭解决种地所需的资金、种子、化肥等15万多元。这个乡朝阳村的退休教师刘志远多年来主动担负村里留守学生上学的交通和安全问题。他多年如一日,有时用摩托车,有时用自驾面包车载着留守儿童行使在朝阳村至朝阳学校四公里的乡路上。他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解决了本村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兴安乡退休教师王春志也同样做出了主动承担清河村12岁留守儿童夏慧志的就学通勤,五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先进事迹,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龙镇中小学校有困境留守儿童13人,学校关工小组把关爱保护儿童分为三种类型采取了措施。第一种类型是对6名贫困留守儿童安排“五老”结对的帮扶,给予捐款、捐助衣物和学习生活用品,新年春节给予解决米、面、油等。第二种类型4人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见到孩子,属于孤独留守生,各学校都为其找到一名义务监督人,把他们编入校外活动小组,让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第三种类型3人是懒散型的,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发挥“三位一体”教育功能,在学校有教师指导他们的行为,在村由“五老”指导日常生活,在家里由监护人指导他们的行为。双泉镇三合村退休教师李桂云、张艳华、周玉文联手自办家庭教育辅导班和课外辅导站,每周开班3次,对村内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监护人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对困境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尊法守法、安全保护等方面教育,正确引导,使其更加健康成长。

五、健全机制,实现关爱保护工作常态化。

我市关工委制定了《领导分工责任制》、《关工委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关于保护留守儿童工作制度》等项制度,同时要求乡镇、街道、教育关工委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形成关爱保护机制,以实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如:市教育局关工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意见》、《留守生学习帮扶制度》、《留守生管理责任制》、《留守生课外活动制度》;青山街工委关工委制定了《社区关工组织对进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办法》、《社区关工组织对进城“五老”发挥作用的具体办法》,并以党委文件发至各社区关工小组。兴隆乡关工委建立了《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谈心交心制度》、《留守儿童工作基础信息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有力的促进了了关爱、救助、保护留守困境儿童工作的开展。